单选题
题目:
中国古代监察体系初具规模、御史监督地方官形成制度是在
选项:
夏商西周
春秋
战国
秦朝
题目类型:
单选题
题目:
历史上御史台脱离从属地位,成为完全独立的部门,直接由皇帝控制是在
选项:
先秦时期
西汉时期
东汉时期
魏晋时期
题目类型:
单选题
题目:
3.我国东汉至元代的监察机构是
选项:
御史台
刑部
都察院
大理寺
题目类型:
单选题
题目:
明代为进一步提高监察官的地位,将御史台改为
选项:
大理寺
大理院
都察院
台院
题目类型:
单选题
题目:
在北洋政府前期的中央监查机构平政院中,实际负责监察的是其下属的
选项:
肃政厅
惩戒委员会
审察决算委员会
审计院
题目类型:
单选题
题目:
广州国民政府设立的负责弹劾官吏的监察机构是
选项:
都察院
平政院
监察院
道尹公署
题目类型:
单选题
题目:
7.从中国古代兵役制来看,明代的"戚家军"属于
选项:
郡县兵役制
谪罪兵役制
招募兵役制
世袭兵役制
题目类型:
单选题
题目:
8.我国近代工商业发端于19世纪60年代初期的
选项:
洋务运动时期
戊戌变法时期
民国初期
五四运动以后
题目类型:
单选题
题目:
9.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的"九品中正制"取士制度属于
选项:
制度荐举
私人荐举
官府荐举
自荐
题目类型:
单选题
题目:
在中国古代,获得"秀才"称谓是指通过
选项:
童试
乡试
会试
殿试
题目类型:
单选题
题目:
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制中由各省主持,考中者取得举人资格的考试是
选项:
院试
乡试
会试
殿试
题目类型:
单选题
题目:
在先秦时代占主导的官吏选任制是
选项:
世卿世禄制
乡举里选制
简选制
军功、事功选拔制
题目类型:
单选题
题目:
夏商周三代实行官员由王任命,官职世代相袭的
选项:
军功选拔制
荐举制
世卿制
荫袭制
题目类型:
单选题
题目:
1928年10月,颁布《考试院组织法》的是
选项:
北京政府
广州国民政府
北洋政府
南京国民政府
题目类型:
单选题
题目:
15.我国举行第一次文官考试的是
选项:
北洋政府
广州国民政府
武汉国民政府
南京国民政府
题目类型:
单选题
题目:
主管官吏人事部门在西汉是
选项:
尚书台
吏部
文官归吏部
丞相御史二府
题目类型:
单选题
题目:
17.南京国民政府,负责公务员考选的是
选项:
司法部
内政部
教育部
铨叙部
题目类型:
单选题
题目:
18.古代官吏致仕的年龄是
选项:
70岁
65岁
60岁
55岁
题目类型:
单选题
题目:
政治会议于1913年11月5日召集,1914年6月20日结束.因为( )别有用心地把持了政治会议,毫无法律依据地扩大它的职权,使之成为抵制和对抗国会的机关.
选项:
袁世凯
孙中山
黎元洪
段祺瑞
题目类型:
单选题
题目:
( )是中华民国前期在特殊条件下出现的实权元首,集行政、立法、司法、军事等权力于一身.
选项:
大元帅
国民政府委员
参议院
政治会议
题目类型:
问答题
题目:
战国时期逐渐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,其构成的三个主要条件是那些?
选项:
题目类型:
问答题
题目:
简述民国时期的监察制度.
选项:
福师《中国政治制度史》在线作业一-0004
试卷总分:100 得分:100
一、判断题 (共 50 道试题,共 100 分)
1.隋唐时代,监察机构的主要职能仍为弹纠百僚。
2.1927年,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新军阀背叛孙中山的联俄、 联共、 扶助农工三大政策,于4月18日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。
3.商周三代实行是以君主为核心的王权专制和以分封贵族为主的政体。
4.苏维埃代表大会制度采用三权分立制。
5.商代后期(康丁以后)基本确立传子制度,随后又建立嫡子继承制。
6.明代改御史台为都察院,负责纠劾百官,整肃纲纪。
7.为加强对学堂的管理,1905年12月中央建立了教育部,作为全国教育行政管理机构。
8.隋代给事中职掌陪侍皇帝左右、判门下省事。政府诸司的奏抄,均由给事中读审,驳正违失;皇帝的制敕可以实行者,也由给事中署而颁之。
9.1912年2月12日,清朝宣统皇帝宣布退位,统治中国2000余年的封建帝制灭亡。
10.清政府于1901年4月成立政务处,是一个总办改革政治的特设机关。
11.南京国民政府虽然有大量的监察组织,但是未能承担起惩治贪污和腐败的功能。
12.宰相辅政制,明代内阁与司礼监太监双轨辅政制。
13.清朝开始建立行省,简称为省,是我国省制的开端,当时在全国设立了11个行省。
14.宋代的谏院和御史台 三院都有司法职权。明清时代,监察机构仍有受理狱讼的规定,都察院的长官都御史掌有司法权。
15.尊号是皇帝在世时接受群臣给予的颂扬之号。
16.“三司”有大、小,由御史台、中书、门下组成的为大三司,具体则为御史台的侍御史、中书省的中书舍人、门下省的给事中组成。由御史台、刑部、大理寺组成的则为小三司。
17.九品官人法制度,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选拨与任用制度的综合。
18.清代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的基本特征是,实行督抚分寄制中央集权。
19.所谓三公,是丞相,“掌丞天子,助理万机”,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;太尉,协助皇帝总领全国军事;御史大夫,掌监察并帮助丞相处理政务。三公分别领导九卿,名义上是宰相之职,他们总隶于皇帝。
20.东汉时期,孝廉称为察举的主要科目,并一度出现考试。
21.总理衙门是清朝末期中央管理对外事务的机关,仅次于军机处的最重要部门。
22.商代奴隶的来源,与夏代大致一样,主要是战俘。
23.监察机关作为皇帝的耳目之司,监察督促各级官吏,检举各级官吏的失职、渎职或其他罪状,是其主要职权,即所谓“举劾案章”、“察举非法”,对违法的官吏进行弹劾。
24.1906年,清政府改兵部为海军部,直接统辖新军。
25.地方行政区划从二级制到四级制,由大及小的层层划分,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的不断深入。
26.在中国历史的发展过程中,先后出现过 封建地主阶级专政、地主买办阶级专政、人民民主专政等四种国体形式;
27.在晚清时期,曾出现以曾国藩和李鸿章为代表的汉族地主阶级当权派。
28.宋代,县的主要长官是知县。
29.夏代职官有“六卿”,亦 称“六事之人”,是委用王左右的至亲贵族,分别掌管各方面的政务。六卿为司空(主土木工程)、士正(主司法)、虞(主山泽)、秩宗(主祭祀)、纳言(主承上宣下)等。
30.曾国藩的湘军的编制是以营为基本编组单位。湘军体制与清朝军事体制有很大的不同。
31.明代在省一级设有总督、巡抚,是法定的封疆大吏。
32.郡县制度起源于春秋战国, 至秦统一中国而最后完成。
33.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是指1927年4月18日国民政府成立至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为止。
34.在近代以前,人们没有政治学的知识,对政治制度的研究主要不是在官僚制度的研究上。
35.1937年11月7日,在江西瑞金召开了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。
36.以三省六部为核心的行政管理体制,在唐朝曾编入著名的行政法典—《唐六典》之中,对后世的影响很大。
37.在君主专制的朝代,辅政体制基本上是贵族辅政制。
38.隋代在前代基础上更新厘定中央官制,确立以三省六部为核心的中央行政管理体制。
39.以县为单位,将所有田赋、劳役、贡纳、杂差等一律折合成银两,分摊在本县田额之中。这是摊丁入亩制的内容。
40.汉武帝时,中央官吏分为中朝(内朝)官与外朝官。
41.明代六部的建制和职任的划分,仍是仿效《周礼》的六卿制度,但是结合当时的政治需要而安排。清代基本未承袭明制。
42.隋唐时代,监察机关的司法监察权主要体现在御史台对大理寺、刑部的司法活动实行监督。
43.南京临时政府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专政,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采用总统制。
44.在政体上,中国仅存在过君主专制和民主共和这两种主要政体形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