川农《中药化学(本科)》21年12月作业考核[答案]答案
《中药化学(本科)》21年12月作业考核-00001
试卷总分:100 得分:80
一、单选题 (共 20 道试题,共 40 分)
1.根据苷原子分类,属于硫苷的是( )
A.山慈姑苷A
B.萝卜苷
C.巴豆苷
D.芦荟苷
正确答案:-----
2.专用于鉴别苯醌及萘醌的反应是( )
A.Feigl反应
B.无色亚甲蓝显色试验
C.Borntrager反应
D.Kestttkg-Craven反应
正确答案:-----
3.生物碱在植物体内大多数以什么状态存在( )
A.无机酸盐
B.有机酸盐
C.游离状态
D.甙的形式
正确答案:-----
4.煎煮法不宜使用的器皿是( )
A.不锈钢
B.铁器
C.陶器
D.砂器
正确答案:-----
5.下列比水重的溶剂是 ( )
A.乙醇
B.氯仿
C.石油醚
D.甲醇
正确答案:-----
6.提取挥发油时宜用
A.煎煮法
B.分馏法
C.水蒸汽蒸馏法
D.盐析法
正确答案:-----
E.冷冻法
7.下列哪个因素与聚酰胺层析的原理无关
A.酚羟基数目
B.酚羟基位置
C.甲基数目
D.双键数目
正确答案:-----
E.双键位置
8.大黄酸具有弱碱性的原因是
A.有苯环
B.有双键
C.有氧原子
D.有羟基
正确答案:-----
E.有羧基
9.Gibbs和Emerson反应的条件是( )
A.酚羟基
B.α-OH
C.β-OH
D.酚羟基对位有活泼氢
正确答案:-----
10.开链萜烯的分子组成符合下述哪项通式:
A.(CnHn)n
B.(C4H8)n
C.CnHn
D.(C5H8)n
正确答案:-----
11.水解碳苷常用的方法是( )
A.缓和酸水解
B.氧化开裂法
C.强烈酸水解
D.酶水解
正确答案:-----
12.总游离蒽醌的醚溶液,用冷5%Na2CO3水溶液萃取可得到( )
A.带1个α-OH蒽醌
B.有1个β-羟基蒽醌
C.有2个β-OH蒽醌
D.1,8-二羟基蒽醌
正确答案:-----
13.欲从大分子水溶性成分中除去小分子无机盐最好采用( )
A.两相溶剂萃取法
B.盐析法
C.透析法
D.沉淀法
正确答案:-----
14.组成黄酮化合物的基本骨架是( )
A.3C—6C—3C
正确答案:-----
正确答案:-----
B.6C—6C—6C
正确答案:-----
C.6C—3C
D.6C—3C—6C
正确答案:-----
15.含皂苷为主要成分的中草药材,一般不宜制成注射剂,其原因( )
A.刺激性
B.有泡沫
C.难溶解
D.溶血性
正确答案:-----
16.专用于鉴别苯醌及萘醌的反应是
A.Feigl反应
B.五色亚甲蓝显色试验
C.Borntrager反应
D.Mg(Ac)2反应
正确答案:-----
E.Kestttkg-Craven反应
17.β-OH蒽醌酸性强于α-OH蒽醌,其原因是:
A.α-OH与羰基在同一共轭体系中,α-OH与羰基形成内氢键
B.α-OH空间效应大于β-OH的空间效应
C.β-OH空问效应大于-OH的空间效应
D.β-OH与羰基在同一共轭体系中,β-OH与羰基形成内氢键
正确答案:-----
E.α-OH形成氢键少于β-OH形成氢键
21.皂苷的性质叙述的不正确项:
A.分子大不易得到结晶
B.一般可溶于水
C.大多味甜而辛辣
D.对粘膜多有刺激性
正确答案:-----
E.可被酸水解,多不被碱水解
19.甾体皂苷元结构母核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( )
A.25个
B.27个
C.28个
D.30个
正确答案:-----
20.除哪项外,均可应用于皂苷的检识:
A.泡沫试验
B.溶血试验
C.三氯乙酸试剂反应
D.五氯化锑试剂反应
正确答案:-----
E.Legal试剂反应
川农《中药化学(本科)》21年12月作业考核[答案]多选题答案
二、多选题 (共 10 道试题,共 20 分)
21.自中药中提取苷类成分,常选用的溶剂是( )
A.水
B.乙醇
C.醋酸乙酯
D.乙醚
正确答案:-----
22.下列属于醌类的成分有( )
A.蒽醌
B.苯醌
C.萘醌
D.香豆素
正确答案:-----
23.下面不属于抗疟成分的是( )
A.大黄素
B.青蒿素
C.紫杉醇
D.薄荷醇
正确答案:-----
24.若用5%Na2CO3溶液从含游离蒽醌的乙醚溶液中萃取,萃取液中可能含有下列成分( )
A.含两个以上β-OH蒽醌
B.含一个β-蒽醌
C.含两个以上α-OH蒽醌
D.含羧基的蒽醌
正确答案:-----
25.皂苷的通性有哪些( )
A.多为无定形粉末
B.多具辛辣味
C.多具吸湿性
D.多呈酸性
正确答案:-----
26.下列有关硅胶的论述,正确的是( )
A.与物质的吸附属于物理吸附
B.对极性物质具有较强吸附力
C.对非极性物质具有较强吸附力
D.一般显酸性
正确答案:-----
27.下列有关游离蒽醌类化合物的论述,正确的是( )
A.多为有色固体
B.多有荧光
C.具有升华性
D.具有酸性
正确答案:-----
28.组成挥发油成分有( )
A.脂肪族化合物
B.芳香族化合物
C.单萜、倍半萜及其含氧衍生物
D.二萜类
正确答案:-----
29.根据物质分子大小进行分离的方法有( )
A.透析法
B.凝胶过滤法
C.超滤法
D.超速离心法
正确答案:-----
30.挥发油具有的通性是( )
A.有受热不消失的油斑
B.有愉快的香味
C.有折光性
D.有旋光性
正确答案:-----
三、判断题 (共 10 道试题,共 20 分)
31.凡糖在C2位去氧的糖称。α-去氧糖。
32.单萜也是挥发油组成成分之一。
33.香豆素的基本母核是苯骈α-吡喃酮。
34.大多数皂苷具有溶血作用,所以皂苷一般不能制备注射剂。
35.皂苷都有羧基,常采用碱水法提取皂苷。
36.香豆素是由反式邻羟基桂皮酸环合而成的内酯化合物。
37.蒽醌苷类多具升华性。
38.用丙酮可以从碱水溶液中把亲脂性生物碱萃取出来。
39.小檗碱为季铵类生物碱,易溶于水。
40.青蒿素是一种新型倍半萜内酯。分子中过氧基是抗疟作用主要有效基团。
四、简答题 (共 2 道试题,共 20 分)
41.叙述蒽醌类化合物酸性强弱的规律。
42.中药化学研究的意义
川农《中药化学(本科)》21年12月作业考核[答案]历年参考题目如下:
《中药化学(本科)》2020年6月作业考核-0001
试卷总分:100 得分:100
一、单选题 (共 10 道试题,共 40 分)
1.总游离蒽醌的醚溶液,用冷5%Na2CO3水溶液萃取可得到:
A.有2个β-OH蒽醌
B.有1个β-羟基蒽醌
C.带1个α-OH蒽醌
D.含有醇羟基蒽醌
E.1,8-二羟基蒽醌
2.组成挥发油最主要成分是( )
A.芳香族化合物
B.脂肪族化合物
C.单萜、倍半萜及其含氧衍生物
D.二萜类
3.区别甲型与乙型强心苷可靠依据( )
A.乙型较甲型易被酶水解
B.乙型薄层检识其Rf值大于甲型
C.乙型经Kedde反应呈阴性
D.乙型经K-K反应呈阴性
4.天然胆汁酸属于
A.蛋白质类化合物
B.萜类化合物
C.芳香酸类化合物
D.甾类化合物
E.生物碱类化合物
5.根据苷原子分类,属于硫苷的是( )
A.萝卜苷
B.芦荟苷
C.巴豆苷
D.山慈姑苷A
6.下列各方法中,提取效率高且省溶剂的是 ( )
A.连续回流
B.煎煮
C.浸渍
D.回流
7.皂苷的性质叙述的不正确项:
A.对粘膜多有刺激性
B.大多味甜而辛辣
C.可被酸水解,多不被碱水解
D.分子大不易得到结晶
E.一般可溶于水
8.含皂苷为主要成分的中草药材,一般不宜制成注射剂,其原因( )
A.难溶解
B.溶血性
C.有泡沫
D.刺激性
9.在青蒿素的结构中,具有抗疟作用的基团是:
A.醚键
B.过氧基
C.羰基
D.内酯环
E.位上H的构型
10.下列各方法中,提取效率高且省溶剂的是
A.连续回流
B.煎煮
C.渗漉
D.浸渍
E.回流
二、多选题 (共 10 道试题,共 40 分)
11.下列属于醌类的成分有( )
A.香豆素
B.蒽醌
C.萘醌
D.苯醌
12.下述生物碱沉淀试剂都必须在酸性溶液中进行反应是( )
A.苦味酸
B.碘化铋钾
C.碘化碘钾
D.碘化汞钾
13.挥发油具有的通性是( )
A.有旋光性
B.有折光性
C.有愉快的香味
D.有受热不消失的油斑
14.系列属于黄酮母核的是( )
A.黄酮醇
B.香豆素
C.二蒽酮
D.二氢黄酮
15.下列哪个因素与聚酰胺层析的原理有关( )
A.酚羟基数目
B.酚羟基位置
C.甲基数目
D.双键数目
16.下列化合物具有升华性的化合物是( )
A.香豆素
B.萘醌
C.氨基酸
D.木脂素
17.下列属于蒽醌类具有酸性的原因( )
A.有醇羟基
B.有酚羟基
C.有羧基
D.有插烯酸
18.皂苷的通性有哪些( )
A.多呈酸性
B.多具辛辣味
C.多具吸湿性
D.多为无定形粉末
19.下列各方法中,属于溶剂法的是( )
A.连续回流
B.煎煮
C.浸渍
D.回流
20.自中药中提取苷类成分,常选用的溶剂是( )
A.醋酸乙酯
B.水
C.乙醚
D.乙醇
三、判断题 (共 10 道试题,共 20 分)
21.香豆素是由反式邻羟基桂皮酸环合而成的内酯化合物。
22.蒽醌苷类多具升华性。
23.三萜也是挥发油组成成分之一。
24.易溶于水的成分可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。
25.游离蒽醌类多具升华性。
26.蛋白质和酶都是水溶性成分,因此可以利用水煎煮法进行提取。
27.用苦味酸沉淀试剂检识生物碱,通常是在中性条件下进行。
28.香豆素是由一类碱性化合物。
29.麻黄碱具有一定水溶性。
30.采用溶剂提取法提取中草药中有效成分时,选择溶剂的原则是“相似相溶”。